號稱極簡版的「新竹捷運」終於通車了!
一個月前才看到竹中站只蓋一半而已,想說又要跳票了,沒想到真的完工了。
這次通車的同時有六家線和內灣線,中間的轉乘站就是「竹中站」啦!
區間電聯車有三種:
新竹(台鐵)<-->六家(高鐵)
新竹(台鐵)<-->內灣(舊內灣線)
竹中 <-->內灣(舊內灣線)
新竹/六家往返每半小時一班,從早上6點多到晚上11點多都有車。
新竹/內灣往返每天只有五班車,配合通勤者只有很早和很晚的班次。
竹中/內灣往返每小時一班,彌補往返內灣的中間時間。
進入台鐵火車時刻表,點選左方的「時刻表下載」
再點最下方的「內灣/六家線(自100.11.11啟用)」就可以下載最新時刻表。
因為班次沒有很密集,出門前最好查一下囉!
通車隔天原本計畫要搭內灣線到內灣老街走走,沒想到午後一場大雨打亂行程。
晚餐後天氣終於放晴,所以還是開車到竹中車站附近繞繞。
沒想到晚上燈火通明的車站還蠻美的
帆船造型的大門有一點兒像「迷你版」的竹北高鐵站
站前廣場還有一些民俗風的造景
完工後也許會成為附近居民散步休閒的新去處
售票口有人在排隊領取每天限量的紀念車票
11/12~11/25 開放免費搭乘內灣線唷!(我們今天搭的六家線也是免費的喔~)
免費試乘期間,旁邊的自動售票機暫停使用。
車站內新穎的設備感覺不錯
10分鐘後剛好有車班,那就試乘一段體驗看看。
領了兩張印有今天日期的紀念車票,準備進站搭車囉!
最喜歡看火車的 Jolie 居然睡著了,只好抱著進去候車。
站上長長的手扶梯,通往竹中車站的第一月台。
看到L抱著小孩,貼心的站務人員主動幫我們「喬」了一個候車座位,揪感心~
對面的第二月台是從「內灣站」發車往「新竹站」的候車區
我們在1B月台等候從「六家站」開往「新竹站」的車
火車進站啦!
外型一點都不酷炫的電聯車.... (L:難道會是全新的捷運車廂嗎?
) ....果然是我想太多。
坐上火車精神就來啦!
旁邊1A月台的內灣線彩繪小火車也靠站了!好想改坐那一班,可惜現在去內灣有點晚了,還是下次吧!
開車啦~好像我比 Jolie 還興奮呢!
不到1分鐘就抵達第一站「竹科站」(原新莊站);其實這一站才是離我家最近的站,上下車的人好多喔!
列車上的螢幕會顯示路線圖及預計到達下站的時間;當然也少不了官方的宣傳廣告啦!
抵達第二站「世博站」(原千甲站);世博館沒蓋好前,這一站果然很冷清,而且關門速度超快的。
這一段開了約10分鐘抵達「北新竹站」,月台看起來很大,但沒什麼特色耶!
從「北新竹站」到「新竹站」距離非常近,但車行速度緩慢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要和火車會車?
抵達「六家線」的終點站「新竹火車站」的第三月台,果然是人潮洶湧啊!
因為時間不早了,撘乘原班車返回「六家站」(高鐵新竹站)。
大約20分鐘左右,抵達竹北「六家站」。(中途停靠站跟來程相同)
站在月台上望向對面的「竹北高鐵站」,兩站之間應該有空橋可以相通吧?
「六家站」的候車座位都有透明玻璃採光罩包覆著,真是特別的貼心設計。
在六家站停留5分鐘,乘坐原班車返回「竹中車站」。
在紀念車票後方蓋上「竹中站」的紀念章
車票可以帶回家作紀念喔!
回家途中經過「竹科站」(原新莊站)
前方有片不小的停車場
停好車走進車站逛逛囉!
「竹科站」前的造景是大陶甕
大約3層樓高的站體建築外觀
竹科站的腹地很大,可惜沒有氣派的門面。
櫃台的時刻表及紀念車票都已發放完畢了
通往月台的手扶梯是感應式的 (剛開始沒發現,因此被L笑了很久哩!)
搭手扶梯到竹科站月台
月台構造跟竹中站大同小異,不過規模略小一點。
火車進站啦!今天看到不少人帶著重裝備來拍火車,想必很快會在網路上看到不少美照啊!
進站速度太快所以糊掉了 (好啦~我承認是我手震);這樣也有朦朧的美感呀....(自我催眠中)。
逛完2F月台區,返回車站1F大廳。
竹科站票價表;到新竹站、六家站、竹東站皆15元,到內灣31元,票價很親民。
竹科站路線圖及轉乘資訊
竹科站時刻表;目前每班車間隔30分鐘,鼓勵大家多利用,希望以後能增加為每10分鐘一班車。
今天試乘的感覺還不錯,但有些站停留時間較久,不知是否有特殊考量?不然其實可大幅縮短車行時間。
「六家線/內灣線」雖然不是真正的捷運,但同樣可以紓解從新竹市區到園區、高鐵區尖峰時刻的交通。
期待新竹有更多便民的公共設施;如果能早日看到喊了N年的「輕軌捷運」就更好囉!